麻黄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麻黄桂枝汤包含有桂枝、麻黄、黄芪等中药,有清热生津、化痰祛寒、温通经络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血阴亏内热、外感风寒、四肢厥冷等症状。关于麻黄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以及麻黄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麻黄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组方,麻黄桂枝汤的组成及用量,麻黄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点,麻黄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用法等问题,中华健康在线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麻黄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麻黄桂枝汤包含有桂枝、麻黄、黄芪等中药,有清热生津、化痰祛寒、温通经络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血阴亏内热、外感风寒、四肢厥冷等症状。
1、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麻黄桂枝汤中含有黄芪,黄芪有生津养血、固表止汗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内热、咽干、口燥等症状,还可以用于改善银屑病、多汗症等疾病。
2、有化痰祛寒的作用。
该药物中的麻黄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等症状,同时还有化咳止痰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3、有温通经络的功效。
该药物中含有桂枝,此中药有温通经脉、降压消脂、消除水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等症状,同时还可以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患者服用该药物需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还需要注意在服药期间禁止食用生冷、肉面等食物,比如西瓜、牡蛎、海蛰等,如果一起食用,可能会出现咽喉部位疼痛、干涩的症状,还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乏力的现象。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麻黄和桂枝相配在一起,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还有一个有名的方剂就叫麻黄汤,应该很多人都喝过,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好处的,以下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1
二药均为性味辛温。
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治风寒表实证,水肿有风寒表证者 。
麻黄尚有微苦味。
①发汗力较强,只宜于风寒表实证。
②辛而微苦,善于宣肺平喘,治风寒喘咳证,又配清肺药治风热喘咳,配温肺化饮药治寒饮喘咳。
桂枝尚有甘味,辛甘温煦。
①发汗力不及麻黄,配芍药可治风寒表虚证,
②温阳利水:治膀胱气化不行之小便不利、水肿,阳气不行,水湿内停之痰饮,
③温经通阳:治胸阳闭阻或胸阳不足之胸痹,心悸、脉结或代,风寒湿痹,寒凝瘀滞之经闭,痛经,症瘕.
麻黄和桂枝相陪在一起,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可以解表散寒、去风发汗。
比如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就叫麻黄汤,用的就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就以麻黄、桂枝相配伍,起到发汗解表的'作用。
麻黄和桂枝都可以发汗解表,但它们也有不同,麻黄不但发汗解表,还可以平喘利尿,另外麻黄可以加快心率,桂枝主要作用于表,同时还有温心阳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功效不完全一样。
麻黄和桂枝这两味药都是辛温的特性,麻黄用于风寒表实证,它的临床表现就是怕风、怕冷,而且没有汗,而桂枝适用于风寒表虚证,明显的区别是有汗。
麻黄发汗的力量比较强,只能是用于风寒表实证,而且麻黄宣肺、平喘、治疗风寒的咳喘症。
桂枝的温煦作用更强,发汗的作用弱与麻黄,但是桂枝具有温阳利水,治疗小便不利、水肿、水饮内停这样的病症。
桂枝善于温通经脉,能够治疗胸阳痹阻、胸阳不足、胸痹、心悸这样的病症。
另外,桂枝可以治疗风寒湿痹导致的关节活动不利,也可以用于闭经、痛经的治疗。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2
麻黄、桂枝为临证常用的发汗解表药对。
1、麻黄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
归肺、膀胱经。
具有发翳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2、桂枝
桂枝性温,味辛、甘。
归心、肺、膀胱经。
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
【药对来源】麻黄、桂枝合用,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之麻黄汤。
【配伍效用】麻黄、桂枝皆为辛温之品,同入肺、膀胱经。
麻黄擅走卫分,擅长发散,开腠理、通毛窍,为发汗散寒之解表要药。
主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起,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风疹瘙痒,阴疽痰核等。
《洁古珍珠囊》说其:泻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本草求真》载其:虽太阳发汗重剂,实散肺经火郁之邪。
桂枝擅长走营,专于透达,外行循表解散肌腠风寒,横走四肢温通经脉寒滞,桂枝与麻黄相须为用,既助麻黄发表散寒、宣肺平喘之力,又具有通阳和营,缓解全身疼痛之效。
两药性味皆辛温,同气相求,配用相得益彰,共奏发汗解表之功。
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等。
《神农本草经》曰: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名医别录》云:(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
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鼻难。
《药性论》谓:能去冷风疼痛。
《医学启源》言:其用有四:治伤风头痛一也;开腠理二也;解表三也;去皮肤风湿四也。
《本草经疏》说:(能)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药品化义》称: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
《药性通考》载:能治上焦头目,兼横行于臂,调荣血,和肌表,止躁出汗,疏邪散风,乃治伤寒之要药。
《医林纂要》道:(能)补肝泻肺,行阳气于四表,燮调荣卫,化汗液,去邪闭,外彻腠理,祛四肢及胁下风湿。
《药性切用》曰:(能)温营散表,发汗祛寒,为伤寒中风营分散寒专药。
《本经疏证》云: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
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
《本草再新》谓:(能)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
治手足发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临证应用】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喘等,证属风寒束表证者(见于普通感冒等)。
1、该药对常伍用于外感风寒之表实证,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等症。
2、风痹,营卫不行,四肢疼痛等症,方如《太平圣惠方·卷十九》之麻黄散:麻黄五两(占根节),桂心二两,上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汤,每服一茶匙,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频服以汗出为度。
3、该药对可用治风寒夹湿,湿滞肌表,遍身酸痛,重着难于转侧等症者。
4、该药对可用治感冒延日,正弱邪减,面赤身痒,无汗或微汗邪不退等症者。
【常用剂量】
麻黄2~9克,桂枝3~9克。
【服用方法】
水煎分服。
【注意事项】
麻黄桂枝配对药发汗作用较强,对于表虚自汗、
外感风热、体虚外感等,均应忌用。
麻黄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心率快者慎用。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3
麻黄与桂枝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基源与功效】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
性味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性味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效。
【药对功效】发汗解表,止咳平喘。
【配伍机制】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煦,善走营分,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
又麻黄宣肺平喘,治肺气上逆之咳喘;桂枝温肺化饮,治寒饮伏肺之咳喘。
二药相须配伍,既能发散风寒,通阳和营,缓解全身疼痛;又能温肺化饮,止咳喘。
【临床应用】
1、风寒束表所致之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
2、痰饮咳喘症见咳嗽痰多,清稀色白。
3、风寒湿痹,四肢疼痛。
现代临床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神经疼痛等。
【现代研究】麻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其次为伪麻黄碱、微量甲基麻黄碱、少量挥发油等。
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人的汗腺分泌增多增快,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
麻黄碱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引起兴奋、失眠等。
桂枝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致病皮肤真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麻黄,2~9g;桂枝,3~9g。
水煎服。
【使用注意】凡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等,均应禁用。
快速性心律者慎用。
【按语】麻黄与桂枝的药对配伍属于相须配伍。
在《伤寒论》中有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加葛根汤、麻黄升麻汤等9首方剂用了此药对组方;《金匮要略》中麻黄加术汤。
此药对组方多用于风寒表证。
麻黄与桂枝配伍的剂量比例关系会影响此药对功效。
《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用量大于桂枝,则发汗解表,代表方如麻黄汤,麻黄三两(9g),桂枝二两(6g),其剂量之比是3:2,发汗较著;麻黄用量小于桂枝,功用会由发汗解表而变为温胃化饮,其代表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中所用麻黄用量由麻黄汤中多于桂枝的1/3而变为少于桂枝的1/3。
桂枝主温阳化饮,方药组成由麻黄为主而变为桂枝为主,麻黄所起作用主要是佐助桂枝化饮。
若麻黄与桂枝相等的剂量,其主治则不同于太阳伤寒证,也不同于阳虚饮结寒凝证,而是治疗寒饮郁肺证或兼太阳伤寒证,代表方如小青龙汤,主治表里兼证,在表是太阳伤寒证,在里是寒饮郁肺证。
此外,桂枝的用量大于或等于麻黄,发汗作用减弱,尚有较好的温通脉络作用,治风寒湿邪所致之痹痛及脉络痹阻之偏瘫,如《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中华健康在线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