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坨怎么做好吃法?碗坨这道美食已经流传有上千年了,最初的时候,碗坨是山西省柳林县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在当地还有很多称呼,在吃碗坨的时候,人们一般会加入醋以及蒜等调料,加入当地人秘制的辣椒油,这样碗坨吃起来味道非常好,而且具有很多食疗作用,下面是碗坨的详细制作方法。关于碗坨怎么做好吃法以及碗坨怎么做好吃法,碗坨子的做法大全,东北碗坨的做法大全,碗坨子怎样做,碗坨的家常做法视频等问题,中华健康在线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碗坨怎么做好吃法
碗坨这道美食已经流传有上千年了,最初的时候,碗坨是山西省柳林县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在当地还有很多称呼,在吃碗坨的时候,人们一般会加入醋以及蒜等调料,加入当地人秘制的辣椒油,这样碗坨吃起来味道非常好,而且具有很多食疗作用,下面是碗坨的详细制作方法。
碗坨的做法大全:
碗坨就是以荞面为主要原料,制作方法是:用荞面、杂豆面(绿豆最好)各半(豆面也可适量少放点),配上少许五香粉、花椒粉,像熬粥一样熬熟(汉民也可加猪血),倒入碗内晾成坨,而后打块上铛煎透,吃时放麻酱、蒜泥、醋等佐料。
这道小吃味道鲜香,是颇受群众欢迎的大众化食品。
制作方法二
主料
碗坨一个,香菜适量
辅料
酱油适量,醋适量,蒜泥汁适量,香油适量
做法
1.准备好主料碗坨。
2.切成条、刀稍稍颤抖就能出花纹的。
3.调好酱汁。
4.浇上汁液、放上香菜、搅拌一下就可以开吃了。
制作方法三
食材
主料
荞麦面250g
辅料
蒜泥50g、酱油15g、醋30g、辣椒油10g、芥末糊15g、味精0.2g、精盐2g
步骤
1.用凉水把荞麦粉调成稀浆盛在大碗里,上笼蒸熟,晾凉。
2.把蒜泥,酱油,醋,辣椒油,芥末糊,味精同放在一个碗里调均匀。
3.把碗坨用小刀削成面鱼儿,码在碗里,把调料浇在上面即可。
历史故事
建国前夕,由于交通不便,承德人很少能吃上一顿白面。
做小生意的买卖人,就在当地的特产——荞面上打起了主意,这些人以骆驼为交通工具,从周边各县驮回荞麦,加工成碗坨。
当时,承德的闹市区二仙居一带,开起了多家以荞面为主食的饭店。
周围还有十余家打地摊的小贩也售卖碗坨。
因其地点在二仙居,所以老承德人都习惯于叫“二仙居碗坨”。
清代,康熙、乾隆等七帝,每年都要来承德巡幸狩猎,并在避暑山庄驻跸,时间多至半年。
那些王公大臣、后妃宫女们也随行前来。
起初,住在山庄内的妃嫔宫女门,得知二仙居碗坨好吃的消息后,就托太监出去购买,后来,又叫卖碗坨的小伙计往宫里给送。
一来二去,二仙居碗坨身价随之大增,成了很有名气的一种小吃。
至今,承德市还流传着“二仙居碗坨——煎(尖)透了”的双关俏皮话。
其意不仅说煎透了的碗坨好吃,还说卖碗坨的人会做生意。
碗托怎么做好吃
碗托
用料
荞麦面 1碗
水 克
盐 1小勺
淀粉 2勺
碗托的做法
一碗荞麦面粉内和入适量凉水和为硬面团,然后多揉几次让面上劲,醒发20分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冷水少量多次添加不断搓揉,使其稀释,变成稠糊浆。
筷子朝同一方面不时加水连续搅动,并加入半勺盐和两勺土豆淀粉,继续搅直至稀释到面糊能挂住碗或者筷子挑起面糊成一条线为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面糊调好后,入盘上锅,蒸约20–25分钟即熟。
碗团多为冷食,切条,就碗刀扎而食均可,以蒜泥、辣椒油、陈醋为主要调料,尚配以姜末、香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小贴士
1、荞面加冷水和成偏硬的的面团,多揉几次,醒发20分钟以上。
2、和好的硬面团需要慢慢加入盛面碗2倍的水(即用一小碗的面和的面团,把面盘成糊状要加同样大小2碗的水),一个方向揉搓搅匀至线条状。
(大概搓入一碗水就成稠糊状,这时把另一碗水一次性加入,并且同一方向继续搅直至成线状)。
3、蒸上4、5分钟时开盖搅拌一下。
4、调料通常也多以葱蒜末、芝麻碎、花椒面、盐拌匀倒碎,然后用少量开水泼出香味,再加辣椒油、生抽、香油、醋等各种调料拌匀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中华健康在线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