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化寒痰最强效的中成药?在中医中,想要温补身体,治疗疾病的话,中药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关于温化寒痰最强效的中成药以及温化寒痰最强效的中成药,温化寒痰中药有哪些,温化寒痰中药方,温化寒痰中药方剂用量,中药学温化寒痰药等问题,中华健康在线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温化寒痰最强效的中成药
在中医中,想要温补身体,治疗疾病的话,中药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虽然中药相比西药而言药性比较慢,但是其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对于一些体制比较特殊的人,是比较适用的。
而在中药中,有很多药物都是有着温化寒痰的作用的,比如说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等。
1、半夏
半夏,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
(《丹溪心法》)
2、天南星
天南星,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为植物天南星科,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之功能。
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风痰眩晕、癫痫、惊风、破伤风、咳嗽多痰、痈肿、瘰疬、跌打麻痹、毒蛇咬伤。
治风化痰,定志安神,利头目:用半夏曲三两,天南星(炮)一两,辰砂、枯矾各半两,为末,姜汁打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送下。
(《和剂局方》辰砂化痰丸)
3、白附子
白附子,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
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4、白芥子
白芥子,别名辣菜子,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
无臭,味辛辣。
可入药。
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
治胃寒吐食,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痛痹,喉痹,阴疽,流痰,跌打损伤。
肺虚久咳及阴虚火旺者禁服,皮肤过敏或溃破者忌用。
治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
(《简便单方》)
5、旋覆花
旋覆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
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的功效。
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治外感风寒,内蕴痰湿,咳嗽痰多,常与半夏、麻黄等同用,如金沸草散。
(《和剂局方》)
吃什么东西可以化痰?
以下是可以化痰的食物:
1、柿子
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微涩,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润肠、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
对于秋燥咳嗽有痰的人来说,吃点柿子能有效润肺化痰。
2、花生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不饱和的脂肪酸,可以起到扶正补虚以及润肺化痰和止血生乳、利水消肿等作用。
并且还能增强人的记忆力哦。
3、豆浆
中医认为,豆浆有利水、润燥、清肺化痰效果,很适合秋天饮用。
豆浆中含有类似人体的女性荷尔蒙,有助皮肤光滑白皙,也可维持体态。
豆浆的不饱和脂肪酸高、纤维多,且卵磷脂可以健脑,并可调节血脂、增加钙和骨质密度,改善停经后的更年期症状。
4、罗汉果
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养声润肺,去除口臭之功效,而且对烟酒过度等引起的声音嘶哑、咽干口渴等效果尤佳。
并且可调降血糖值,改善糖尿病。
可保嗓子,还可治疗风热袭肺引起的声音嘶哑、咳嗽不爽、咽痛等症。
5、白萝卜
中医认为,白萝卜色白属金,对应五脏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畅等。
/iknow-pic.cdn.bcebos.com/b219ebc4b74543a9e5b845a113178a82b901143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219ebc4b74543a9e5b845a113178a82b901143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219ebc4b74543a9e5b845a113178a82b901143f"/>
扩展资料:
痰多的原因: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患有鼻炎,炎症作用下鼻粘膜分泌大量脓性且粘稠度很高的分泌物,经鼻纤毛运送至鼻咽并粘附于鼻咽处,导致咽部异物感,进而通过咳嗽咳出。
第三、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
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参考资料:/health.people.com.cn/n1/2016/0524/c404177-28375855.html"target="_blank"title="化痰的食物--人民网">化痰的食物--人民网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中华健康在线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