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健康生活

退烧的按摩手法图解

  退烧的按摩手法图解?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关于退烧的按摩手法图解以及退烧的按摩手法图解,退烧的按摩手法视频,退烧好办法 6个退烧小妙招,儿童退烧的按摩手法,小儿推拿三分钟退烧法图解等问题,中华健康在线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退烧的按摩手法图解

退烧的按摩手法图解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

  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

  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

  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发烧按摩十宣穴助退烧

  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手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

  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

  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发烧按摩曲池穴助退烧

  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手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次数不限。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

  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发烧按摩风池穴助退烧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置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手法:张开双手,用两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处,其余的手指紧贴枕后部,用力按揉使风池穴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功效:风池穴能够帮助祛风,所谓的感冒也叫“伤风”,按揉风池穴对于感冒大有裨益。

  发烧按摩迎香穴助退烧

  位置: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微笑的时候鼻子与嘴唇的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对迎香穴进行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清热散风,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小孩发烧,有哪些外用退烧方法?

  听说每个对育儿有要求的家长都关注了格格巫育儿日记。

  孩子发烧了,家长一定很着急。

  如果不是高烧不退,也没有其它的症状,如高温抽搐等情况发生时,可以在家为孩子做这些外用的退烧措施。

  1.额头冷敷。

  可以用毛巾也可以用退烧贴。

  2.用温水擦拭全身皮肤。

  用37度左右的温水擦拭孩子全身皮肤,有助于降体温。

  3.让孩子多喝水。

  可促进孩子发汗,以达到退热的效果。

  4.小儿推拿6步退烧法。

  我一般都是用这个方法给孩子做推拿:要领是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

  以下是穴位和手法详细说明。

  1)开天门100下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

  功用醒脑、镇惊、安神。

  2)推坎宫200下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

  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

  3)运太阳100下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

  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

  功用开窍、醒神。

  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

  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4)清肺经200下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此处选用清肺经,

  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5)清天河水200下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

  功用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6)退六腑200下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但是如果发烧到38.5度以上,用以上方法都不能有效地退烧,建议吃一点退烧药。

  我家孩子一般都是这样退下来的,没吃过药。

  一般发烧时,我会全程陪同,随时用温度计测量孩子体温,如果高于38.5度以上就用上面的物理外用退烧方法来退烧。

  孩子抵抗力不错,很少生病,基本不吃药。

  推荐给大家。

  如果觉得好的话请为格格巫育儿日记点个赞。

  本文出自原创作者【格格巫育儿日记】。

  我以我心写育儿,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中华健康在线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