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健康生活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区别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区别?锥体细胞是大脑皮质的关键投影神经细胞,分成大、中、小三型。关于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区别以及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区别,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作用,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锥体细胞主要感受物体的什么,锥体细胞的功能等问题,中华健康在线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区别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区别

  锥体细胞是大脑皮质的关键投影神经细胞,分成大、中、小三型。

  锥体细胞因形如锥状而而出名。

  锥体细胞呈锥型,从圆锥体形的顶尖所传出的一条较粗的凸起称主导树突,该凸起伸到皮层的表面,并沿路持续传出很多小的树突支系。

  下边就讨论一下锥体细胞是啥的解读吧。

  在锥型体细胞底端还传出一些基树突,沿水平方向拓展,全部树突上都是有很多的树突棘,树突棘的总数伴随着胞体的间距提升而提升。

  轴突自体细胞底端中央与主树突相对性的部位上传出,细而匀称,长短不一,短者走行在所在皮层范畴内,与邻近体细胞产生神经递质联络,而年长者则离去皮层,参加构成下行到脊髓和脊神经的投影化学纤维,或走行到同方向及另一侧的不一样皮层区产生连合纤维。

  剖析

  表皮层是大脑半球表层的一层灰质,均值薄厚2~3mm。

  表皮层表层有很多凹痕的“沟”和突起的“回”。

  成年人大脑皮质的占地面积,达到2200立方厘米。

  大脑皮质有140多亿的神经细胞,主要是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及梭形体细胞。

  神经元细胞层次排序,一般从浅至深分成6层:

  (1)分子结构层,体细胞非常少,但有很多与表层平行面的交感神经。

  (2)外颗粒层,关键由很多小的锥体细胞和星状细胞组成。

  锥体细胞

  (3)锥体细胞层,关键为中小型和中小型的锥体细胞。

  (4)内颗粒层,由星状体细胞聚集而成。

  (5)节细胞层,关键含中小型及大中型锥体细胞:在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非常大,他们的树突顶部伸到第一层,又粗又长的轴突下滑达脊髓及脊神经,构成锥体束的主要成分。

  (6)多形细胞层,主要是梭形体细胞,他们的轴突除一部分与第5层体细胞的轴突构成传来交感神经下发脊髓及脊神经外,一部分来到半球型的同方向或另一侧,组成联络皮层各个区的联合纤维。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有何异同

  视细胞根据树突形状的不同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其有一些区别,也有一些共同点

  视锥细胞

  Cone Cell.人类每只眼球视网膜大约600万~700万的视锥细胞,多分布在黄斑处,周围逐渐减少.树突为锥体形,因此成为视锥细胞.外节的膜盘大部分与胞膜相连.外节膜盘上的感光物质称为视色素,能感受强光和颜色.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具有能感受红光,蓝光以及绿光的三种视锥细胞.锥细胞体积较大,核大着色浅,轴突末梢膨大如足状,可与一个或多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

  视锥细胞仅在非常亮的光线下工作,并对高照度敏感,视锥细胞视觉成为适亮视(photopic vision)。

  视锥细胞功能的重要特点,是它有辨别颜色的能力。

  颜色视觉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心理现象,颜色的不同,主要是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后在人脑引起的主观印象。

  人眼一般可在光谱上区分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色,每种颜色都与一定波长的光线相对应;但仔细的检查可以发现,单是人眼在光谱可区分的色泽实际不下150种,说明在可见光谱的范围内波长长度只要有3-5nm的增减,就可被视觉系统分辨为不同的颜色。

  很明显,设想在视网膜中存在上百种对不同波长的光线起反应的视锥细胞或感光色

  素,是不大可能的。

  但物理学上从牛顿的时代或更早就知道,一种颜色不仅可能由某一固定波长的光线所引起,而且可以由两种或更多种其他波长光线的混合作用而引起。

  例如,把光谱上的七色光在所谓牛顿色盘上旋转,可以在人眼引起白色的感觉;用红、绿、蓝三种色光(不是这三种颜色的颜料)作适当混合,可以引起光谱上所有任何颜色的感觉。

  这种现象特别重要。

  这种所谓三原色混合原理不仅早已广泛地应用于彩色照相、彩色电视等方面,而且被用于说明颜色视觉的产生原理本身。

  早在上世纪初,Young(1809)Helmholtz(1824)就提出了视觉的三原色学假说,设想在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的光线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或相应的三种感光色素,并且设想当光谱上的波和介于这三者之间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这些光线可对敏感波长与之相近两种视锥细胞或感光色素起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于是在中枢引起介于此二原色之间的其他颜色的感觉。

  视觉三原色学说用较简单的生物感受结构的假设说明了复杂的色觉现象,一般为多数人所接受;但在实验中试图寻找出由同种类的视锥细胞或感光色素长时间未获成功。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不能发现视锥细胞之间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同时也未能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分离由不同的视锥感光色素。

  70年代以来,由于实验技术的进步,关于视网膜中有三种对不同波长光线特别敏感的视锥细胞的假说,已经被许多出色的实验所证实,例如,有人用不超过单个视锥直径的细小单色光束,逐个检查并绘制在人体(最初实验是在金公和蝾螈等动物进行,以后是人)视锥细胞的光谱吸收曲线,发现所有绘制出来的曲线不外三种类型,分别代表了三类光谱吸收特性不同的视锥细胞,一类的吸收峰值在420nm外,一类在531nm外,一类在558nm外,差不多正好相当于蓝、绿、红三色光的波长,和上述视觉三原色学说的假设相符。

  用微电极记录单个视锥细胞感受器电位的方法,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即不同单分光引起的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的大小,在不同视锥细胞是不一样的,峰值出现的情况符合于三原色学说。

  视杆细胞

  人类每个眼球的视网膜内约有1.2亿个视杆细胞,其树突呈细杆抓哏内,称为视杆,视杆外节的膜盘除基部少数膜盘仍与胞膜相连,其余大部分均在边缘处与胞膜脱离,成为独立的膜盘。

  膜盘的更新是由外节基部不断产生,其顶端不断被色素上皮细胞所吞噬。

  膜盘上镶嵌有感光物质,称视紫红质(rhodopsin),能感受弱光。

  视紫红质是由11-顺视黄醛(11-cisretinae)和视蛋白(oposin)组成,前者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当维生素A缺乏时,视紫红质合成不足,则患夜盲症。

  视杆细胞体较小,核圆形染色较深,其轴突末梢不分之呈球型,与双极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

  视杆细胞的信号和视锥细胞的信号,在视网膜中的传递通路是相对独立的,直到神经节细胞才汇合起来。

  接收视杆细胞信号的双极细胞只有一类(杆双极细胞),但接收视锥细胞信号的双极细胞,按其突触的特征可分为陷入型和扁平型两种,这两种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

  在外网状层,水平细胞在广阔的范围内从光感受器接收信号,并在突触处与双极细胞发生相互作用。

  此外,水平细胞还以向光感受器反馈的形式调制信号。

  在内网状层双极细胞的信号传向神经节细胞,而无长突细胞则把邻近的双极细胞联系起来。

  视杆和视锥细胞信号的汇合也可能发生在无长突细胞。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中华健康在线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