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是什么意思?肌注部位有很多种,如臀大肌、上臂三角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等,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定位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关于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是什么意思以及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是什么意思,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是什么原理,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是什么图片,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有哪些,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有几种,分别如何定位等问题,中华健康在线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是什么意思
肌注部位有很多种,如臀大肌、上臂三角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等,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定位方式,不能一概而论。
1、臀部肌肉:可采用十字法和联线法来定位,交叉法是从臀裂点向左或右划一条水平线,从髂脊最高点做垂直平分线,外上四分之一处属于注射部位;联线法是将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在外侧的三分之一是注射部位。
2、上臂三角肌:选择上臂外侧,注射部位为肩峰下2-3横指。
3、臀中、臀小肌:注射的部位主要是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维持皮肤在注射后一天内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过早接触水分,减少感染。
打完针之后一周内要注意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饮食方面要清淡易消化。
如需长期肌肉注射,需定期更换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
通常肌肉注射采取的位置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上臂的三角肌,还有股外侧肌注射法。
上述方法在医学上的定位分别如下:1、臀大肌注射时,通常应用十字定位法,也就是从臀裂顶点向左和向右分别画一条水平线,然后从最高点作一条垂直平分线,以外上象限的1/4作为注射的部位就可以进行定位了。
2、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取上臂的外侧自肩峰向下2-3cm处,然后进行定位就可以进行上臂三角肌的注射。
3、股外侧肌的注射方法,以大腿中段向外侧约7-8横指,位于膝关节上10cm就可以进行股外侧肌的定位注射。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包括十字法和连线法。
①十字法:先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划一水平线,再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②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即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此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
定位方法有两种:
①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使示指、中指与骼嵴构成一个三角形,其示指和中指构成的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②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射部位(以病人自己的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部位范围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
定位方法:在大腿中段外侧,取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处,约7.5cm宽的范围为注射部位。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处。
该处方便注射,但肌肉分布较薄,适宜作小剂量注射。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中华健康在线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