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健康生活

去湿汤的作用有哪些中成药

  去湿汤的作用有哪些中成药?祛湿汤具有清热利尿,祛湿消肿的功效,能够缓解脾胃虚寒导致的腹泻、腹胀、腹痛、乏力、小便不畅等症状,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畏寒、发热、盗汗、关节酸痛等症状具有治疗的效果。关于去湿汤的作用有哪些中成药以及去湿汤的作用有哪些中成药,去湿汤有什么功效,祛湿汤的作用,什么叫去湿汤,除湿汤有哪些等问题,中华健康在线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

去湿汤的作用有哪些中成药

去湿汤的作用有哪些中成药

  祛湿汤具有清热利尿,祛湿消肿的功效,能够缓解脾胃虚寒导致的腹泻、腹胀、腹痛、乏力、小便不畅等症状,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畏寒、发热、盗汗、关节酸痛等症状具有治疗的效果。

  同时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有助于痰液的排出。

  建议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一些去湿气的食物,比如山药、红豆、薏米等,多到户外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参苓白术散、龙胆泻肝丸等。

去湿汤做法

  猪横脷煲鸡骨草

  材料:猪横脷1条,鸡骨草30克左右,蜜枣2个(照片中的鸡骨草不是全部放的哈)

  做法:

  1、猪横脷切掉中间的白脂,清洗干净,切成小件;

  2、鸡骨草斩开成小段,捞洗几次,洗干净沙尘;把猪横脷、鸡骨草、蜜枣全部放进汤煲里,加入5~6碗清水,大火煮开后,转慢火煲1.5个小时。

  3、最后,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鸡骨草——性微寒味甘、淡,具清热利湿、舒肝止痛的功效。

  猪横脷——即猪胰,性味甘、平,功能补脾、润燥、养肺、泽颜。

  猪横脷与鸡骨草合而为汤,更具清热、利湿、舒肝、健脾的功效。

  薏米红豆汤

  主要功效就是清热除湿。

  赤小豆是红色的,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红豆还有减肥的作用。

  薏米性偏寒凉,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正是这种不黏不稠的清轻之相,才能达到清热祛湿的效果。

  但如果从预防的角度来讲,熬大米粥的时候,加上一把红豆一把薏米也未尝不可。

  赤小豆粉葛鲮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

  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赤小豆煲鸡

  材料:赤小豆、母鸡、盐。

  做法:取赤小豆90克,去毛及内脏的母鸡1只,将赤小豆放入鸡腹内,用竹签将鸡腹切口闭合,加入适量的水煲汤,食用时加入适量的食盐及调味品,食肉喝汤。

  功效:本方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利尿消肿的功效,对春季四肢浮肿、手脚沉重及腰部有重坠不适感等症状有效。

  炒扁豆芡实淮山煲笋壳鱼

  材料:炒扁豆30克,芡实、淮山各50克(中药店有售),笋壳鱼1~2条(约500克),生姜3片,猪瘦肉100克。

  做法: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笋壳鱼宰洗净,可慢火煎至微黄,亦可不煎;猪瘦肉洗净。

  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约10碗清水,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润可口、健脾祛湿困

  桑枝鲜鸡汤

  材料:冬桑枝40克、光鸡1只、生姜3片。

  做法:桑枝洗净稍浸泡;光鸡洗净去内脏及尾部。

  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至4人。

  功效:气味略带中药材的清香而鲜美清润,具益精髓、祛风湿、行水气等功效。

  竹蔗红萝卜马蹄煲茅根

  材料:竹蔗400克、红萝卜250克、马蹄10个,鲜白茅根120克。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

  竹蔗开边、切段;马蹄去皮切对半(或不去皮拍裂);红萝卜刮皮切段;鲜茅根切段。

  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改文火煲1小时即可(或下少许冰糖)。

  功效:清热解毒、除烦、祛湿邪

  冬瓜薏米猪骨汤

  材料:猪大骨、冬瓜、薏米、茯苓、红枣、枸杞、姜片。

  做法:将以上材料除冬瓜外洗净,姜切片,入砂锅;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开,撇去浮末;转微火煲两小时,最后半小时加入冬瓜;关火前加入少许盐 。

  功效:薏米——性微寒,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之功效。

  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祛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红枣——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中华健康在线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